小提琴能夠促進孩子的肢體協調性與幫助大腦開發,為什麼這樣說呢?

學音樂要從小開始訓練,因為還小很多方面都未定型且可塑性強。拉奏小提琴時需要腦袋大量思考、雙手肌肉放鬆、眼睛專注在樂譜上、耳朵則要聽清楚自己所拉的音準、嘴巴唱出要拉的曲目,同時並進之後才能完整演奏出一首曲子。

 

 

為什麼學小提琴會讓孩子肢體協調性變好?

因為在拉小提琴時,左右手的功用是不同的,這和鋼琴不同的地方是,小提琴左手需按弦,右手需拉弓(方向不同)。左手按指還須顧及到音準,把位的位移需重新洗牌,這時所有的音高又得重新找過了。講完左手再來說說右手,右手的運弓聽起來似乎沒什麼,但這又細分,有連弓( 包含兩個音、三個音、四個音以此類推),分弓;有單音或者是雙音,跳弓等等。

 

當左手按弦需要四面八方移動時,還需顧及到右手運弓是否是連弓、分弓、跳弓等等這些不同的弓法左右手能夠順利的搭配需要以下步驟練習

這時候孩子就需像我前面所說;需先用眼睛專注看譜→大聲唱出樂譜的音高→ 經由大腦思考過後找出按音的位置 → 再開始拉奏曲目,

長時間這樣練習下來,孩子的專注力變佳,思考能力增強,邏輯性也會變好,在手部及大腦的反應也會變得相當的靈活。

當然不僅僅在學琴上會有所進展,其他各方面也能夠提升不少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ainetang4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